人工智能,其实就是模仿人类智能而产生的。
人类是地球生物数十亿年进化的结果,人类有世界一流的传感器(五官),一流的低功耗处理器(深度思考之大脑+边缘皮质层),一流的执行器(手脚)。进化+时间缔造了人类,可以主宰这个星球,乃至接下来的火星。
人类如果是一个人工智能系统,最大的问题在于:计算的持久性短、决策学习周期长、数据存储周期短、个体智慧和认知无法复制等问题。因此这个系统极其强大,但是又有很多缺陷。所以人类急于寻找到一个方案,来补足人类的不足。这确实听起来很励志。
当前的人工智能,或者说以大语言模型为主要表现方式的人工智能,只能说是第一阶段。Verbal intelligence,以听说为主要方式的人工智能,属于语言智能。现在的人工智能等于是瞎子。
但是李飞飞团队意识到了,没有空间智能作为基础,人工智能永远到不了下一个阶段,或者说铁三角永远无法形成闭环。这也是杨力昆最近为什么说90%的AI是营销,只有10%在发挥生产力。我认为思维和逻辑链清晰了,已经解放了很大一部分生产力,但是如果没有空间智能,确实,人工智能还不足以让人类躺平。空间智能的成熟,才是人类躺平的第一性原理。那时候的人类,应该是能完全消除了饥饿吧。
其实,在德犀看来,空间智能的醉翁之意不在决策系统,因为语言智能这个赛道,LLM会越来越好的。李飞飞在创办ImageNet比赛的时候,也没想过,一个标记算法大赛(起源于分词系统WordNet),10年之后能引爆语言智能。而参赛选手辛顿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。
但是,李老师看到辛顿老师获得诺贝尔奖,自己却是个旁观者,这怎么能忍?(狗头保命) 语言智能的更进一步,空间智能自然而然就出现了。
看WorldLab官网的介绍,空间智能不仅是语言智能的延伸,更具有划时代的产业意义。德犀推测,空间智能将成为具身机器人这个万亿赛道的主要驱动力和核心模型。某种意义上说,这几天朱啸虎说退出具身机器人产业,有他一定的道理。
但是,任何产业和创新,不死掉一批初创的企业,哪里能迎来后续的发展呢? 没有创业者持续的好奇心和热情作为驱动力,很多产业不可能取得快速的发展,投资人也不可能有回报。作为投资人,朱啸虎说了创业者最不爱听的,但是他说了LP们最爱听的。中国的Start up你看不起,WorldLab你又进不去。这一次,德犀站队经纬张颖。干VC还是要有点耐心。尤其是不要去泼冷水给创业者。反正我不会拿个扩音器去早餐一条街大喊,这里的早餐不健康,不要在这吃早餐。
未来的世界,产学研这三头谁率先引领创新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。语言智能到空间智能的巨大飞跃,我们相信一定需要有人去努力和尝试,德犀长期看好WorldLab的尝试,虽然我们没有能力参与其中,而且我们德犀已经有我们明确的细分AI赛道去深耕,我们依然祝福李飞飞和WorldLab的团队能取得进展。
每一个真正的创业者,都是勇敢的人!敢于冒险去做创新的人,才是世界进步的推动者,让我们一起致敬他们!
致敬 WorldLab 团队!祝你们好运!
from 德犀团队@杭州
2025.3.31